119 暗箱操作(2 / 2)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740 字 2023-03-24

要不是小郑告诉我,我还一直蒙在鼓里呢。

看来我爷爷知道这事,他不但不告诉我,还帮着三弟卖糖葫芦。

这不是老糊涂是什么?

我看他就是看着眼前挣这点钱了!”

“对,你说的一点不假。”小姨一听立马表示赞成:

“现在的农民啊,太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了。

我那些学生里面,有一些明明是块读书的料,他自己也愿意学。

可他们的父母就是盯着眼前那点利益了,希望他们赶紧下来挣钱,不愿意供孩子读书。

为这事,我还跟几个家长吵过呢!”

“老农民的眼光太短浅了!”梁进仓感慨地说:

“他们只算眼前的账,看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

你看社会发展得这么快,要是没文化,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以前咱们国家文盲多,那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没有条件读书。

现在有条件了,有些孩子却不想读书,只想赶紧挣钱。

就像我三弟,要是上到五年级就不上了,他觉得那点文化够用了,其实过上几年,小学文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哎呀小梁,你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跟你小姨想的一样啊!”小姨兴奋极了。

忍不住狠狠拍了小梁的胳膊一下。

俩人于是关于当今社会的教育问题,越拉越投机。

谈得激烈,郑淑叶都插不上嘴,反而变成多余的了。

不过对她来说,越多余心里越高兴。

看看小姨跟小梁拉得这么投机,说明对他认可了啊!

而且你看看小姨对小梁那亲热劲儿,都对小梁自称“小姨”,明显已经自作主张认下这个外甥女婿了。

不过也不能太投入,郑淑叶看看手表,这都正午了,小姨还要回家做饭呢。

小姨强烈要求俩人去她家吃饭,吃饭的时候,她还要跟小梁好好谈谈。

“好了小姨,今天就不去了,小梁还有事呢。”郑淑叶笑着把小姨拉走了,“改天再有机会,我们再来,做个拿手好菜给我们吃。”

走了两步回头对小梁说:“你稍微等我一下,我送小姨回去。”

小梁心里着急,想赶着回去找三仓。

可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心里奇怪,这又不是在你们村,你小姨还需要你去送吗?

不送她会掉河里?

其实他哪里知道,人家娘俩这是借此机会,谈谈“相后感”呢。

走出一段距离,相信在这熙熙攘攘的集上,小梁不会听到她俩的对话了,不用外甥女发问,小姨就对小梁大加赞赏。

有孝心,素质高,眼界开阔,而且长得真帅啊,大高个,看着就可亲。

“有那么好嘛?”郑淑叶搂着小姨的胳膊,有些撒娇。

此前跟小姨描绘小梁的时候,她自己把小梁夸成一朵花。

从自己第一次接触小梁,车坏了时候小梁那种男子汉的担当,摇车的时候让她平生第一次感到了震撼。

到后来小梁承包配料表现出来惊人的计算、规划能力,以及他起早贪黑的吃苦耐劳。

还有帮助村里老光棍致富,可见他的心地善良。

凡此种种。

现在小姨发自内心地夸奖小梁,还有那种一见如故的亲切,让郑淑叶心里别提多甜蜜了。

娘俩沉浸在各自的感情世界当中,毫不吝啬对于小梁的夸赞,以为只要别让小梁听到就行。

只是没注意旁边有人对她们的谈话也很感兴趣。

如果郑淑叶扭头看的话,会发现隐藏在别人身后的老头,正是刚才卖糖葫芦的“老家伙”。

这俩女人的谈话内容,都被老家伙听去了。

他其实是受三仓之托,回来侦查大孙子走了没有。

三仓还急着现身卖糖葫芦呢。

本来,三仓来赶集卖糖葫芦,生意很好。

可是上一集,三仓让一个卖芝麻糖的孩子打了。

那孩子比三仓大不少。

大概就是因为同是甜食,三仓糖葫芦的出现,影响到了芝麻糖的销量,所以那孩子故意找茬。

打三仓一顿,并且放了狠话,见一次打一次。

很明显目的就是不让三仓再来这个集上卖糖葫芦了。

老英雄一听就火了。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就是别人受欺负,让老英雄遇上了,他也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是自己的亲孙子呢。

这一集就跟来了。

刚才三仓尿急,让爷爷先给卖着,他找旮旯撒尿去了,没想到在旮旯前边惊现大哥。

饶是胆大包天,也差点没把三仓吓死——幸亏刚刚撒完尿。

大孙子还在墙角那里,跟大孙子谈话的这俩女人已经开始撤离了。

只是她们的谈话,让老于世故的老家伙听出来了,俩女人的关系是姨和外甥女,相看自己的大孙子去了。

明显大孙子不知道这事。

农村人管这叫“暗相”。

就是一方有目的地去相看对方,而对方还不知道自己居然被相看了。

看她们娘俩热烈兴奋地交谈,对大孙子不吝赞美之词,老家伙知道,大孙子被相中了。

对那女孩子,老家伙也特意多看了几眼,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