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还是男尊女卑的年代(2 / 2)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2136 字 2023-03-24

“这不是往回走的时候晚了嘛,跑咱这边的客车没了,我半路下了车,走回来的。

回来就听说你们家明天要办寿宴,我才跑过来跟你说一声我回来了。

明天这不又多了一个干活的嘛。”

“明天你不是相亲?”

“后天相亲。”

“后天相亲,你今天就急溜溜地跑回来,”大仓恶狠狠瞪着他,“还敢不承认是媳妇迷?”

命令三个弟弟:“把这小子掀翻在地,重打四十大板!”

建刚大惊,眼睛滴溜一转试图逃跑,可是还没站起来就被兄弟四个给擒住了。

杀猪一样按在炕上,找来一根木棍,照着屁股一顿敲。

就打了这么几下,让这小子给讹着了。

说被打坏了,走不成路了。

也不回家了,就在这炕上跟四只仓挤着睡了。

第二天天刚亮,大家就全部起来了,围绕着寿宴各种忙活。

因为这也是个奶奶嘛,为了表示隆重,这家所有的孩子都请假没去上学。

英子都请假,从一中赶了回来。

田玉芬跟她一个班,也一块儿请了假回来,帮着干活。

刚吃过早饭,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和孙业富就先头一步到位了。

厨房是在新房子的西墙那里搭个棚子,支上锅灶,各种案板一类设备齐全。

大师傅到位后立即生起火来,该炖煮的东西就下了锅。

炖上以后,两个大师傅开始炸货。

说实话,要是办喜事或者丧事一类,炸货一类都是酒宴开始的头天就弄好。

只不过这次寿宴也没有几桌,据梁进仓估计,也就四五桌,不会超过六桌。

所以两个专业厨师,一上午的时间做那么几桌菜,完全没问题。

一会儿,石国良开着木器厂的大卡车,拉着七八个小年轻来了。

这些都是来帮着干活的。

苏厂长和孙延成他们几个,本来也想跟着车一块儿来的,但是想到厂里一下子走这么多人,领导不能走太早。

所以一会儿他们骑车子过来。

老歪那边的亲戚也开始陆陆续续上门了。

果然不出所料的是,往年老太太做寿,那些年年不落的亲戚,好多都不来了。

能来的,都是十分亲近的,不来实在说不过去。

那些不来的呢,或者就让这些来的带了一点小礼物,让他们做代表,向老太太代为致意。

或者连句话都没带的,就装傻算了。

看这情形,基本上连往年亲戚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老歪的大哥和二哥,以及二嫂也来了。

老母亲做寿,儿子儿媳是必须要到场的。

但是老大媳妇没来。

她自以为身份尊贵,才不会到这种下三滥的地方来呢。

大仓在接着的时候故意问大伯潘启明:“俺大娘来,在后边?”

潘启明一脸尴尬:“她——病了,来不了了。”

大仓表示呵呵。

至于二大爷和二大娘,大仓表现出惊人的热情。

就是故意让大伯看看,我就是有远近亲疏之分!

客人们来到,立马就给让到屋里,堂屋里有桌子,两边卧房的炕上也有桌子。

都有茶水,瓜子糖果一类。

今天的寿星,老歪的母亲坐在西屋的炕上,由虼蚤奶奶等人陪着说话。

别看是寿星,毕竟你是女的。

只能在西屋的桌上。

东屋的那一桌,是最尊贵的客人。

比方说将要到来的公社郑主任,还有苏副主任,武装部孙部长,治安股长冯长民,孙延成,石国良等人。

这些是贵宾,在东屋的桌上,由老英雄梁金元领导这秉义和秉礼俩儿子作陪。

其他的客人再来,可以依次在院里的桌子上就坐。

前几天梁进仓就自行设计,在木器厂加工了好几个木头骨架的遮阳棚。

每一桌都有一个遮阳棚,初秋的天气,在院子里喝酒也很不错。

反正老歪身份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咱家现有就这条件,亲戚朋友肯定也会理解。

一会儿,来贵客了。

公社郑主任和国营饭店刘经理,公社武装部孙部长,治安股长冯长民他们,坐着公社那辆130来了。

因为这几个公社干部以前的时候经常下乡,村里人都认识他们。

130来到村里,村里人就注意到了。

到了大仓家新房子门前,车停下,干部们鱼贯而出,手里还提着贺寿的礼物。

远远围观的村民们大惊。

这是什么情况?

不就是老歪的母亲做寿?

所谓母以子贵,老歪在村里都是下等人,那么他的母亲更是等而下之。

村里这些老农民都不屑与之为伍,都会越过大仓娘等人的人情,对做寿这事表示无视。

为什么反而能惊动这么多公社干部?

公社干部嘴里说着祝贺的话,被大仓让到家里去了。

有人立即飞奔着去通知了梁秉海。

肥田死了,死前交待了好多事事情,其中就有跟宋其廷合伙贪污的事。

所以宋其廷就跟村里的账目一块儿被带走了。

那个姓宋的副村长也被撸了。

现在村里的事儿由梁秉海暂为主持,也就是代行村长之事吧,跟村班子的其他成员先维持着运转。

梁秉海听到村民汇报,说公社主任、武装部长、治安股长他们都来了,来给老歪母亲祝寿来了。

梁秉海大惊。

公社干部到村里来,居然不通知村干部,村干部一无所知,也没安排接待一下什么的。

这是村干部失职啊!

立马飞奔起来,赶往大仓家。

公社领导来了,村干部必须要到场,作陪,有什么需要,村干部要去张罗啊!

气喘吁吁刚转过胡同,前面就是大仓家了,大仓家门前停了好几辆自行车,尤其显眼的是有一辆大卡车。

还有公社那辆130。

梁秉海又气又急。

气的是姓梁的这些亲族,为什么这么麻木啊?

看到公社干部都进大仓家了,为什么还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远远地围观呢?

公社干部都亲自上门祝寿了,你们一个个老农民能比公社干部身份高?

你们为什么还不赶紧去大仓家,帮着干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