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这就是个魔咒(2 / 2)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516 字 2023-03-24

等赔得倾家荡产之后,他才后悔没听大侄子的话。

本想再跟大侄子借钱,可是想到建鸡场的时候,大侄子已经给自己搭进去不少钱。

养鸡过程中大侄子也借给一千块。

再说大侄子在外边跑运输,即使大前年挣下了几万块,但是他知道做买卖的没有攒下钱的,每个做买卖的都缺本钱。

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跟大侄子张不开口了。

没想到关键时候,大侄子又送来三万块救命钱。

还答应把小姑那一万块钱的债务也承担下来。

这让三叔对这个大侄子除了感到温暖,还觉得侄子比自己强。

比自己踏实。

现在老爹说你侄子不会害你。

三叔想想也是这个理儿。

大侄子总不会把兽医站得罪了,给他三叔以后养鸡造成困难吧!

大仓到了村里代销点的时候,已经是天近黄昏,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的点儿。

自从村里有了这个代销点,这里就成了村里的经济文化中心。

村里人没事的时候,都喜欢到代销点这里来凑堆儿。

现在也是这样,在代销点外面的空场上,好多孩子在追逐打闹。

代销点门口两边,有好几堆儿老头在闲聊,也有两拨老头在下石子棋。

石子棋,就是在地上纵横交叉各划五条线,成一个网状正方形,算是棋盘,叫下五棍。

对弈双方各自用形状或者颜色不同的小石子当棋子,在交叉点上放石子,不管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只要连成一线就可以吃掉对方一子。

等全部摆满,撤掉被吃掉的子,双方再展开最后的决战。

手段再高明一点的,会划六条线,就成了六棍,这样对弈起来比五棍复杂多了。

进来供销社,里面也有不少人。

站在柜台边上的,靠着门口一边的,三五一伙,也是闲谈。

整个屋子里烟雾缭绕的烟草味道,混杂着代销点里面百货的味道,仔细嗅闻,最明显的有糕点,雪花膏,还有酱油,煤油的味道。

真正买东西的,都是买上就走,而这些常年喜欢凑在代销点闲聊的,消费反而不高。

话题大多就是农村那些事儿,以及偶尔掺杂道听途说来的城里见闻。

大算盘子有三个儿子,俩大儿子早已娶上媳妇分家另过。

小儿子比大仓小两岁,还没结婚。

现在柜台里面的,就是大算盘子的小儿子田玉发。

“俺大爷呢?”大仓问田玉发。

田玉发用警惕的眼神打量打量大仓:“你找俺爹什么事?”

大算盘子前些天干了什么事,他家里人又不是不知道。

他们又不傻,自己也自己干的这事不地道。

甚至有可能把梁秉礼两口子逼得上吊都有可能。

现在秉礼的侄子找上门来,田玉发肯定要心生警惕了。

大仓左右看看那些闲聊的村里人,小声说:“俺三叔跟俺大爷还有点账,我来跟他算算。”

其实大算盘子放高利贷这事,村里人都心知肚明,而且所谓的“账”,也许是买了东西的欠账呢。

大仓故意做出很小心的样子,就是表示出不想声张。

田玉发再次上下打量打量大仓:“你三叔的账,让他来算,轮不着你吧?”

“俺三叔不舒服,来不了,只能我这个当侄子的来了。”

田玉发想了想,到了后门那里,朝着里边喊:“爹,大仓来了,说是替他三叔算算账。”

大算盘子的这处新房,就是挨着代销点建的,后门通着他家的院子。

一会儿大算盘子从后门进来,出现在柜台里面。

明知故问地看着大仓:“你来干什么?”

“替俺三叔跟你把账算算。”

“你有钱?”大算盘子盯着他。

大仓一笑:“我没钱谁有钱?”

“你三叔的账,用不着你算吧?”

“俺三叔病了,来不了,只能我来。他怕跟你的账算不清,再去兽医站还是买不出饲料来。”

大算盘子点点头:“你从大门口上俺家吧。”

说完又从后门转出去了。

大仓从代销点出来,转到他家大门口,进了他家。

大算盘子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两个大儿子都住上了大瓦房,这是他的第三处大瓦房。

而且这第三处大瓦房比前边盖的那两处房子还要好,地基也高,玻璃窗也更加的高大明亮,还前后出厦。

大仓这是头一次来大算盘子家,进来以后看到大算盘子家里的摆设,基本上赶上肥田村长以前的水平了。

居然也在堂屋摆上了人造革沙发,以及铝合金框架、大理石桌面的长茶几。

这种摆设,在现在的农村那可是相当先进。

估计在这村里除了原来的肥田村长家,现在也就大算盘子家如此先进了。

大仓心里暗叹,难道这就是个魔咒。

为什么村里最先进的人家,往往免不了牢狱之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