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技术先行(2 / 2)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462 字 2023-03-24

进入一个产业链,会让生产和销售成本大幅下降。

而原来大侄子给自己设计的“小车间、小规模”战略,其实就是为自己搬新厂厚积薄发。

搬到新厂,每一个小车间都会爆炸成一个或者数个大车间。

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人员,都已经相当成熟。

到时候只要增加设备,增加操作工人就行了。

这让小姑对大侄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承包农修厂开始,小姑就是因为听从了大侄子的意见,才让农修厂扭亏为盈。

此后每一步决策,小姑都对大侄子的建议言听计从。

事后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证明,听大侄子的话,没错的。

尤其是这一次搬新厂,老厂所有的现有条件,看起来都是为新厂量身定做的准备工作。

如果不是大侄子这些年强硬地给小姑做主,一直在布局,就凭这样规模一个县城小厂,想要搬到全国最大城市爆炸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厂。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

最让小姑佩服的,就是大侄子当初替自己定下的创业道路。

技术先行。

当时小姑真的是不理解的。

明明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已经足够咱们生产,生产出来的配件供不应求。

那么为什么不把资金放在扩大生产规模上呢?

要是扩大生产规模,产值就会成倍地增长。

那才叫财源滚滚呢!

放着财源滚滚不要,反而把资金投进深不见底的研发当中。

这让小姑颇为心疼了好几年。

可是现在回头去看,如果当初守着那些一成不变的技术和产品扩大规模干下去。

干到现在,那些产品和技术已经过时,扩大的车间和设备基本上已经失去继续生产的价值。

那就真应了大侄子的话,企业陷入瓶颈了。

只是看着颇具规模,就像一个大肚子的瓶子一样,但是瓶口太小,根本满足不了大肚子的供应。

到那时候,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

再想引进新技术,增加新产品,大概率是来不及了。

即使能来得及,也会元气大伤。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在同行业中远远落后。

可是现在呢,厂子搬到海东新区爆炸性扩张。

不但厂子规模颇大,而且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过硬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给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放眼全国的配件行业,小姑厂里的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方面,那都是遥遥领先的。

虽然现在新厂仅仅还在安装设备阶段,但是小姑对于新厂投产后的一切情况,就像放在眼前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现在安装设备也是关键时候,作为小姑一直以来最得力的狗头军师,大仓肯定要来帮着掌控一下。

这也是巧了,把郑淑叶安排在自己的房间住,自己正好去小姑厂里安个小狗窝。

妹妹早已把大哥的铺盖和衣物打包好了,一起抱到大哥的车上。

她和郑淑叶要送大哥过去,也顺便看看小姑的厂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因为大哥到了海东新区就要住在那里几天,就不会送她俩回来了。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英子把自己火红的法拉利开了出来。

郑淑叶帮着把小梁的行李放在车上,正在想自己和英子跟过去参观完了,俩人怎么回来呢?

突然看到一辆火红的跑车停在自己身边,吓了一跳。

然后就看到驾驶门一开,英子从车上下来了:“郑姐姐,上我的车吧,反正待会儿也是咱俩一起回来。”

“你——这——”郑淑叶有些结巴,“这是——你的车?”

她在国外多年,当然认得法拉利40。

可她万万想不到,在国外都算顶级的豪车,居然都进口到国内来了!

而且,还是英子的车!

这实在有些不合逻辑。

当然,郑淑叶知道小梁这些年挺能干,有一定产业。

但是她知道,但凡做买卖的,都会面临资金问题。

生意越是扩大,资金越是紧张。

她知道自己看到的只是小梁产业的表面,对他的财务状况,其实还是有些担忧的。

就怕小梁盲目扩张,而且还在个人出资搞科研,一个不慎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他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他的家庭不但不能给他提供一点点的帮助,而且看得出,偌大一个家,现在几乎全靠小梁这个老大撑着。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情况,他的妹妹居然有一辆豪华跑车。

一个出来求学的农家姑娘而已,开这样一辆车,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