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账本(1 / 1)

“啊……”张庸情不自禁的低呼。一时间还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这么多的汤姆森!还都是进口原版!发达了!一箱就有六支啊!每支价格都在100美元以上……不对。有价无市。这个东西,不是美元能立刻买到的。主要是距离远。隔了一整个太平洋。海运的话,需要一个多月!路上还不保证安全。就算你开出150美元每支的价格,也需要特殊的渠道才能搞到。然后从太平洋彼岸上船,再万里迢迢的来到中国。中间会出现什么变故。谁也不敢保证。你砸出去的资金,分分钟都会打水漂的。总之,它的到岸价是相当惊人的。拿起来。沉甸甸的。非常坠手。原版汤姆森的一个特点就是重。分量十足。其实不适合东方人。很多美军老兵也不喜欢使用。觉得太沉。负担沉重。毕竟是口径1143毫米的大家伙。再搭配100发弹鼓。重量直接超过十二斤。一般人是单手把握不住的。所以,后来的改良版,都是使用30发直弹匣。甚至是20发弹匣。“嘭!”“嘭!”继续撬开其他的木箱。发现还有两箱汤姆森。每箱也都是六支。其他两箱都是弹鼓。每箱三十六个。总共六十二个。最终的结果就是,十八支汤姆森冲锋枪。每支搭配四个弹鼓。但是没有散弹。也就是说,如果弹鼓里面的子弹用完了……等等。张庸心思一动。他的随身空间里面,专门有弹药一栏。这个弹药是不占用随身空间的。相当于装备栏似的。里面不定时提供一些子弹。具体数量不明。完全看系统心情。打开。果然,里面有1143毫米子弹。不动声色的拿一些出来。陆陆续续的拿了一百多发。还没拿完。估计有五百发左右?上次也是差不多这个数量。系统的能量不足,只能随机提供一些子弹。枪械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当然,好过没有。“组长,这是谁的枪啊?”赵海低声的问张庸。“我的。”张庸直接回答。赵海欲言又止。他很快明白张庸的意思了。管它是谁的。反正,到了我张庸手里,就是我的。这种神秘兮兮的藏匿武器的方式,一看就不是正规来路。就算丢了,也不敢公开的。都是非法生意。最合适黑吃黑。以张庸的性格,雁过都要拔毛的。怎么可能放过?果然……“都装备起来!”“直接挂身上!”张庸下令。将所有的汤姆森发下去。每个小队都有至少两支。这样看起来火力才稍微有一点点加强。否则,只有驳壳枪和步枪,还有花机关,始终不够吓人。花机关的30发长弹匣,和汤姆森的100发弹鼓,真的打起来,完全就是两个概念。763毫米子弹和1143毫米子弹的威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后者可以轻松打穿各种障碍物。相当犀利。“继续搜!”“周围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张庸摆摆手。地图显示,周围都是空荡荡的。但是,万一有银票呢?万一有银元呢?然而……没有。这套小洋房基本上都是空置的。可能是第一次投入使用。将一批武器弹药送到这里。然后正好被他张庸截胡了。那……“撤!”张庸带人离开。朝着附近的一个武器标志搜索过去。如果没有记错,附近的武器标志,应该是那些假冒警察的日寇留下的。果然,靠近目标地点以后,找到一把马四环步枪。没错,确实是昨天晚上那些。除了枪,还有三个弹夹。加上枪膛里面的子弹,一共20发。继续寻找。又找到五把马四环步枪。还有一些子弹。应该还有四把。但是暂时没发现。可能是隐藏的比较远。已经超出地图显示半径了。收队。先回来026后勤仓库。记性太差……本来应该是026后勤仓库的。结果记成028。好在没事。随时更改过来就是了。将缴获的武器弹药,还有原本携带的,都整理一下。多余的武器,全部集中保管。之前是人多,武器少。现在是人少,武器多。然后……张庸再次出发。这一次,只带两个小队。大约三十人。一共十个小队,除了值班的,其他都是三班倒。每次出动两个小队。如果需要增援,再通过电话联系。已经安排人去电信局,请人来安装电话。直接装三部。除了026后勤仓库里面,附近的街道,张庸也买下了几个不起眼的房子,里面同样是装上电话。万一不方便在里面打电话。可以到外面打。唉,这年头没有手机,真是麻烦。连个公共电话亭都没有看到。忽然心思一动。好像,自己可以搞啊!反正自己有钱,搞几个电话亭算什么?搞几百个都没有问题。正好分布在淞沪的各个隐蔽角落。以后方便自己随时打电话。对。就这样。然后……发现自己少一个大管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需要一个人来处理。还有后勤杂务什么的。需要人……有了。不用找人。那边有人。哪边?红色那边。交给石秉道,安排的妥妥的。找到一部电话,一个电话打去《社会申闻》报社。直接说明来意。“你……”“电话亭,顺便卖报纸。也方便我打电话。正好可以安插伱们的人。”“你……”“这么好的机会,你要是拒绝的话,我就向你的上级反应。”“慎言!”“我认识你们的上级。姓李的,姓叶的,姓周的,我都认识……”“我答应了。”石秉道急忙拦住他的话。这个家伙,有时候疯言疯语,的确吓到他了。实在是想不通,这个家伙为什么会对这边的情况那么了解。都说出姓氏来了。“这就对了。”张庸十分满意。感觉自己找到了对付石秉道的办法。那就是用他们的上级来压他们。虽然有点卑鄙。但是效果非常好。只可惜,顾墨斋……唉……内心隐隐作痛。但是很快又振作。没有时间悲伤。现在日寇还没有全面侵华。等到淞沪、金陵沦陷以后,牺牲的人会更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干!将自己要做的事,都交给石秉道处理,然后,张庸带着两个小队坐车出发。没有足够的车辆,只有两辆小汽车。还有一辆卡车。每次只能坐三十来人。目的地是昨晚出事的武定街和百胜街交叉路口。现在,大人物已经走了吧。果然,到了百胜街附近,没有看到大人物了。倒是发现两个日谍。这两个日谍,一个在武定街,一个在百胜街。停车。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可以肯定,这两个日谍,就是昨晚假冒警察的其中两个。他们倒是胆子大得很。还敢回来现场。估计是回来打探消息的。行。抓人。然后审问。有没有问到什么,无关紧要。最重要的事,要先审问,才能“知道”被抢走的款项的下落。否则,上来就去找到钱财,显得自己太神棍。“老虎!”“到。”“就是那个人。靠窗边那个。带着墨镜的家伙。”“看到了。”“你们过去。将他夹起来就走。不要让他说话。”“明白。”“目标身上没有枪。应该也没有刀。但还是注意点。”“明白。”石虎答应着。带着两个人过去。他们装作是从目标的身边路过。然后迅速动作,将他按住。然后带走。目标想要挣扎。结果徒劳无功。想要喊叫,嘴巴立刻被破布塞住。最终,目标被顺利的带到张庸的面前。张庸默默的监控着地图。那边还有一个。由于角度的关系,那边的日谍看不到这边的同伴被抓。所以,可以继续抓人。吩咐一番。赵海带着人行动。很快,第二个日谍也被抓回来。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布。张庸让两个日谍见面。两个日谍的面色顿时变了。意识到不妙。第一个日谍反抗非常激烈,始终拼命挣扎。眼神凶残。显然是非常不服气。张庸拿出榔头。其他人将日谍按住。将四肢按在板凳上。“嘭!”“嘭!”张庸举起榔头,将日谍的四肢全部砸碎。让你挣扎!不服气是吧?眼神这么凶残是吧?想要骂我是吧?想要单挑是吧?那就继续挣扎啊!我现在可以和你单挑了!呵呵。“啊……”“啊……”日谍嘴巴里发出痛苦的哀嚎。但是没办法发出声音。因为嘴巴被堵住了。也无法挣脱密密麻麻的绳索的捆绑。最终,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晕厥了。第二个日谍看得汗毛倒竖。张庸摆摆手。石虎将第二个日谍嘴巴里面的破布拿走。同时将他的四肢也固定在板凳上。“你,愿意说吗?”张庸盯着日谍,一字一顿的说道。手里拖着沉甸甸的榔头。“我,我……”“自己选吧。先碎哪个。”“我说,我说……”这个日谍终于承受不住。之前同伴的可怕遭遇,的确是吓到他了。两条手臂,两条大腿,都全部残废了,以后怎么办?在地上爬?恐怕爬都爬不动吧。因为手臂也残废了。无法用力。只能滚动?不敢想……“昨晚,你们做什么了?”“我们,我们……”“还不说?”“我们接到命令,要找一样东西。”“什么东西?”“说是账本。银行用的。”“账本?”张庸眼睛眯细。这个日谍似乎没有撒谎。估计也不敢撒谎。孔凡松说账本非常重要。日谍难道真是冲着账本来的?晕,那就提高难度了。本来以为日谍是冲着押款车里面的钱财来的,账本是随手附带拿走的,可能不重视,可能会随便扔在钱款里面。只要找到钱款,就能找到账本。可是现在这么一听,似乎节外生枝啊!日本人需要的居然是账本?希望是假的……一定是假的……日寇需要账本做什么啊?法币和银元不香吗?“你撒谎!”“我没有,我没有,真的,真的……”日谍对天发誓。不对。是对天照大神发誓。他们要找的,真的就是一个账本。封面是黑色的。张庸:……完蛋了。连这么细节都出来了。封面是黑色的账本。日谍要它做什么?日谍是怎么知道的?还有,日谍是怎么知道账本在押款车上面的?银行有内奸?要命……又有内奸。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内奸?哦,不奇怪。汉奸都那么多了。何况是内奸?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之下,无数人做了汉奸。暗中做内应的人只有更多。无奈……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自己不但是要面对大量的日谍和汉奸,还得应付内奸。警备司令部有内奸……银行有内奸……军事参议院也有内奸……怎么办?急不来。只能一个一个的办。忽然看到日谍欲言又止。似乎想要说话。于是摆摆手。“说。”“那个……”“什么?”“是汪夫人委托我们找的账本……”“什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