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相控阵雷达(1 / 2)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p>

第677章相控阵雷达</p>

沉默了一会之后,首长一只手摘下眼镜,缓缓擦了擦:</p>

“我去年10月到沪飞视察时,负责同志告诉我说,他们正在和图波列夫集团的技术人员合作,总装第一架国产的C808客机,不知道现在的进度如何?”</p>

显然,他已经开始在内心中评估国产大型预警机的前景了。</p>

“首长,沪飞的总经理万胜仁同志前天才向我递交过一份报告,正好是关于这方面内容的。”</p>

尽管此行之前并未预料到话题会涉及到沪飞集团,但好在国产客机项目在丁高恒看来本就是重中之重,因此并不需要临时抱佛脚:</p>

“大部件总装的C808客机01号原型机已经进入最后的出厂检测阶段,预计在三月份内能够下线,最晚国庆之前完成首飞,而02号原型机预计将会串装一台由镐发集团总装的国产D436T1发动机,预计在年底前下线,明年2月之前首飞。”</p>

“C909客机也已经按照我国的航空产业标准完成了技术修改,目前沪飞已经成立了二号项目组,专门负责和图波列夫以及彼尔姆发动机生产联合体进行技术对接,等到总装车间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生产环节。”</p>

“至于时间表么……因为还没有正式投产,所以暂时没办法确定非常准确的项目节点,如果按照C808的效率来看,那么应该可以在2001年结束之前完成首飞。”</p>

实际上,沪飞那边报上来的预期还要更乐观一点。</p>

不过他方才所想本就是如此,于是当即立正并回应道:</p>

“是,我回京城之后马上着手去办!”</p>

“可以。”</p>

“走吧,我们下去说。”</p>

“预警机上面这个其实还好,最后用了14个月左右完成生产,像我们所马上要转入试生产的346海之星搜索雷达,天线阵面的箱体有4米*4米,甚至还要额外多一个良品率不太乐观的拼焊步骤,保守估计可能要18个月以上才能生产出来。”</p>

“首长的意思是……”</p>

只不过丁高恒在大领导面前不可能把话说那么死,还是给自己留了几分余量。</p>

首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p>

“不过,既然要弄一份报告,那也就不要只局限于民用航空工业了。”</p>

王晓模解释道:</p>

后者对于自己被再次点到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小跑两步上前:</p>

“对,尤其是大尺寸的T/R组件封装,因为主要靠手工完成,很耗时间。”</p>

首长重新戴上眼镜,虽然没有其它动作,但是从愉悦的表情还是能看出对进度应该是挺满意。</p>

“这台关键设备投产之后,很多我们过去只能进口的飞机结构件,比如C808和C909的机体框架、起落架、中央翼盒,都可以逐渐实现国产化。如果首长您需要的话,相关内容我可以整理一份报告提交上去。”</p>

首长抬手轻轻推了推黑框眼镜:</p>

“去年,毕昇号试验舰入列服役的时候,我听海军的石云升同志讲,说那艘船服役之后的第一个测试项目,应该就是你刚刚说的这个舰载雷达?”</p>

首长站起身,带着一众人离开机舱,重新回到停机坪上,然后转身朝已经被挤到身后稍远处位置上的王晓模招了招手:</p>

此时丁高恒心里其实有了点盘算,但这种情况下也不好随便揣测上意:</p>

“没错,毕昇号目前正在船厂进行适应性改动,准备安装我们国产的第一面舰载相控阵雷达。”</p>

“晓模同志,我记得你刚刚说,国产相控阵雷达目前主要是面临产能困难?”</p>

听到这个要求,丁高恒心说如果是整个航空工业领域的报告,那恐怕您会在里面看到一個出现频率奇高无比的名字……</p>

而丁高恒见状自然也是趁热打铁:</p>

“今年正好是建国50周年,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我们华夏航空工业在过去一些年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汇总,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提交上来。”</p>

“另外,科工委装备工业司那边,常浩南同志主持研发的7万吨级重型水压机也已经开始总装,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完工。”</p>

毕竟两种型号都是跟图波列夫设计局合作,随着双方互相熟悉,效率肯定是会逐渐提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p>

“计划是跟美国宙斯盾系统用的SPY1雷达形式类似,真正装备到军舰上之后,是每艘船安装相互呈90°角的四面,以保证对周围的360°全覆盖,不过在技术上采用了有源相控阵路线,相比之下更加先进。”</p>

听到能比美国人的同类装备还要好,首长虽然表情上没什么变化,但说话时的语气都轻快了不少:</p>

“我记得一年之前,这个型号还说是处在研发当中……现在就已经准备试生产了?”</p>

王晓模虽然不直接负责346雷达项目,但这件事情还真跟他脱不开关系:</p>

“14所那边之前说是,原本以为大尺寸铝合金拼焊技术也还要一阶段才能攻关,所以时间表定的比较宽松。”</p>

“不过这次搞预警机,跟航空工业系统的同志合作的时候,我们听说盛京那边为了生产重型战斗机,已经有了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大尺寸铝合金工件的经验,所以就请他们去指导了一下,解决了不少问题。”</p>

电科14所虽然也是军工单位,但在过去属于电子工业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