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让美国人帮忙排除错误答案(1 / 2)

“有这种事?”</p>

后者连衬衫上的水渍都来不及擦:</p>

“他什么时候能送回来?”</p>

“恐怕得过上几个月。”</p>

常浩南迟疑了一下之后回答道:</p>

“他是以建筑承包商的身份过去的,太快离开的话反而会引人怀疑。”</p>

“而且那块碎片咱们就算拿回来,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公开展示,只能放在涉密仓库里面等日后解密。”</p>

实际上,老吴通过企业路线跟他取得联系送回来的内容都是加密过的,表面上通常是一些正常的商业文件,需要翻译不说且信息密度很低,因此对方只是说等他离开巴尔干的时候会一并带出来,并没有给具体的时间表。</p>

思维跳跃有点大,好在常浩南最近这一个星期就在江城跟进这件事,所以脑子还能跟得上:</p>

这年头想通过保密手段传输一张图片的难度不小,因此常浩南到现在还没看见过那块碎片,只能根据老吴的文字描述给出一些大面上的判断:</p>

“有肯定是有的,至少可以分析出对方的隐身涂层具体使用了哪种基底的材料,给我们做一个思路上的参考……或者更准确来说,给我们排除一个错误答案。”</p>

“这个技术非常吃经验和生产数据的积累,所以虽然开发周期不长但调试起来很复杂,不过一旦调试好了,就可以把这套系统推广到大部分常见压力机上面,到时候甚至能跟那些欧洲企业一样,靠卖工控系统就把行业里一大半的利润给赚走,让外国人给咱们打工……”</p>

不过转念一想,有参考总比没有要好,目前的局面已经比一开始的预期要好上太多了,似乎也不该贪心不足蛇吞象。</p>

属实是有点飘了。</p>

“试生产可能要持续一到两年,因为我给那台锻压机设计了一套核心零部件寿命检测和自动补偿系统,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加工量验证之后才能确定这套系统的可靠性。”</p>

目前对隐身材料有应用的唯一国家就是美国,按照常理来说哪怕不想办法原样复制,也应该沿着对方的方向摸索下去。</p>

毕竟仅仅三年以前,航空工业还在为一种国产二代半战斗机可能无法按时服役而发愁。</p>

“而且……”</p>

“为什么说是排除一个错误答案?”</p>

“那架飞机先是被烧毁,然后又被补充轰炸了一次,涂层材料的具体性质和结构肯定已经面目全非了,哪怕想要逆向工程……可行性也不算大。”</p>

钱还是其次,只要开印钞机就行,关键是战术飞机的飞行频率和装备数量都比战略轰炸机高得多,在隐身涂层维护上面的每月平均工时简直离谱,实在找不到那么多人来干活。</p>

不过他在眼下这个时间显然也不能把话说太满,因此后面又加了一句:</p>

“当然,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要等到真正开展技术攻关之后,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数据,这次如果能分析出B2上面用的材料基底,到时候就可以减少在这个方向上的投入,把资源集中到其它几类技术上面。”</p>

“喔……”</p>

“嗯……”</p>

“这是我之前跟C.B.法拉利那边工程师交流的时候,通过他们竞争对手的技术获得的灵感,可以自动修正和补偿设备的机械几何误差,减少待机时间和维修费用。”</p>

“我知道隐身飞机除了外形以外,在机体表面也要涂上吸波材料降低RCS反射,就像潜艇的消声瓦一样。”</p>

“对。”</p>

于是,他马上切换了一个稍微现实些的话题:</p>

“说起来,我看前些天提交上来的报告,江重的那台锻压机,很快就要投产了?”</p>

只有少数几个北边的机场有当年战备时期修的加固机堡,但当初只是计划停歼6和歼7的而已,显然不符合常浩南刚才所说的要求。</p>

而且,真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的话,由于起点实在太低,虽然最近几年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各种技术突飞猛进的消息,但真正落实下来,还是一个尚未服役国产三代机的状态……</p>

“很快就不只是欧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