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读书日常(2 / 2)

“你认识的字多不?”姜柔儿很是有兴趣的拉了一把椅子坐到宁衡旁边,他在翻看诗经。

“认识一些。”宁衡点头。

“太好了,那你教我吧,我也想认识字,听说读书可以变聪明。”

姜柔儿很有兴致,她本人是认识字的,但原主不认识,如果她和宁衡学了认字,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说自己认识字了!

“好,不过读书需要耐心……”宁衡还要说什么,就被姜柔儿不耐烦打断:“我的耐心最好了,咱们快开始吧!”

而烛光下的少年明显不相信她,但还是点点头,珍视又小心翼翼的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字说“关雎”

姜柔儿也很是配合的认着,跟着读“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姜柔儿跟着读了一遍,就指着“淑女”两个字问宁衡:“你说,我是不是淑女?”

她眼眸很亮,这几日吃的多睡的多,把她的脸都养的有些肉了,圆圆的,皮肤也似乎白了一些,瞧着很是水灵活泼,他看呆了一瞬,下一瞬想起她问的是什么的时候,耳尖腾的一下红了起来。

姜柔儿仍一错不错的盯着他瞧,在看到他红红的耳尖时,她心下啧啧称奇,还真是少年,这么容易红耳朵。

她也不逗他了,让他继续教自己。

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读,时间过的很快。

不过一个时辰,姜柔儿就把关雎这篇已经反复读了十来遍。

其实,姜柔儿早就会背了,可为了不让宁衡看出端倪,她愣是装笨,一会儿问这个字怎么读,一会儿问另一个字怎么读,幸好,宁衡很是有耐心,她反复问同一个字好几遍,他也没有一丝不耐烦。

蜡烛就这样慢慢燃下大半截,宁衡赶紧把书合上,端端正正放在桌上,两人就吹了蜡烛赶紧上炕休息。

躺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姜柔儿突然想起,即便是小时候放牛在外面在村里学堂里认了一些字,难道能认这么多吗?

关雎虽说字不算多,可那些字有些还是挺难的,宁衡读起来却是毫无压力……

想着想着,她还没想明白,就睡着了!

一连几日,都是上午宁衡去地里锄地,砍柴,挑水,姜柔儿去山上挖点野菜,然后下午俩人就开始读书认字。

她先认字,宁衡已经开始练习写字,往往这个时候,姜柔儿就会给他磨墨,俩人一站一坐,颇有些红袖添香的感觉。

偶尔,姜柔儿也尝试自己写字,单单写一横就壮如鸡爪,不堪入目,她不敢相信,明明都是第一次写字,可为什么宁衡的字写的那么端正。

一横一撇虽然比不上那本诗经里的字那么行云流云,铁画银钩,但好歹也不像她写的这样犹如棍棒,顽固不化!

“你第一次写,已经很好了。”宁衡违心的夸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