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太祖杀得,朕为何杀不得?(2 / 2)

“王承恩的奏疏中,倒是还提到了一件大好事。”</p>

崇祯接着将高产水稻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秘法,跟阁臣们说了。</p>

大臣们全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崇祯。</p>

温体仁第一个反应过来,当堂跪下,向崇祯大声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若是云真人的仙法成真,大明将再无饿死之百姓,国家也再不愁赋税,从此国富民强,中兴在即!”</p>

崇祯笑得没了眼睛,只剩牙齿。</p>

阁臣们纷纷道贺。</p>

刚才那些提议严惩叶正德的阁臣,心里泛起了嘀咕。</p>

看陛下的样子,显然是站在云逍子那边,这可如何是好?</p>

然而转念一想,云逍子与全天下官员、士绅作对,这次即使是陛下,也不得不低头。</p>

此时即使拂了陛下的心思,那又如何?</p>

等议事完毕,大臣们各自离去。</p>

崇祯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神情间,尽是杀意。</p>

“江南士绅,谋害了皇兄,又妄图加害于朕!”</p>

“朕,这次又岂能放过你们?”</p>

“立国之初,太祖加重赋于江南,遭到士绅极力反对。屠刀之下,人头滚滚落地,最终还有谁敢反对?”</p>

如果不是王承恩在奏疏中,特意提到云逍所说的那两句话,以崇祯的性格,无论如何也没有那个决心,对江南士绅下死手。</p>

大明之所以到了如今这行将就木的地步,究其根源,是国家的体系出了问题。</p>

朝堂上,被文官把持。</p>

而在地方,则是完全由士绅把持,皇权不下乡,甚至是不下县。</p>

如今的大明皇帝,其实是孤家寡人,吃喝拉撒,都要仰仗那些文官士绅,这些人才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和获利者。</p>

如今的官员士绅,只能感受到“恩”,却感受不到“威”,只要不造反当皇帝,谁都奈何不得。</p>

“叔父,未免太小看朕了!”</p>

“即使江南士绅没有谋害皇兄,加害于朕,为了江山社稷,也必须根除江南积弊。”</p>

“如今叔父亲自在江南主持,朕若是退缩,岂不愧为天子,以后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叔父?”</p>

崇祯自然清楚,云逍特意提到铅中毒的事情,就是担心自己反悔,不由得摇头一笑。</p>

叔父教诲了这么长时间,要是还没有任何长进,还有什么资格当这大明的至尊?</p>

太祖杀得,朕为何杀不得?</p>

这一次,就学一学太祖,配合叔父,在江南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换来大明的长治久安。</p>

思索良久,崇祯心中再无疑虑,就等那些江南士绅入京了。</p>

其实在崇祯的心里,江南士绅闹事的事情,远不如另外一件事情重要。</p>

崇祯叫来随堂太监,问道:“有新的消息没有,云昊乘坐的船只,已经到了哪里?”</p>

随堂太监答道:“回禀万岁爷,由于云昊所乘船只沿着海岸而行,因此耗时较多,加之近期风暴频发,因此航速更慢,此时才到山东沿海一带。”</p>

“云昊,朕该如何待你?”</p>

崇祯揉了揉眉头,脑袋却越发有些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