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银荒,亡国危机(2 / 2)

云逍赞赏地看了她一眼。</p>

这女人不仅长得漂亮,脑子也不是一般的聪明。</p>

也难怪,人家老爹是开银号的,又当过皇后,看问题自然非同一般人。</p>

张嫣说的是事实。</p>

洪武年间,米价为2—3钱/石。</p>

成化年以后,米价有所上涨,达到5钱/石左右。</p>

此后一直到现在,100多年里的米价,一直维持在这种超级稳定的状态。</p>

白银越来越多,应该引发通货膨胀才对。</p>

粮价却始终稳定,并且稳定了100多年。</p>

这就奇了怪了。</p>

“原因很简单。”</p>

“虽然大量白银涌入我大明,但绝大多数白银,都掌握在少数权贵、富商的手中。”</p>

“由于大明的贸易结构单一,仅仅只是生产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商品,不需要拿出大量资金扩大再生产。”</p>

“所以商人们喜欢把手中的银子囤积起来,形成了巨大的白银储备。”</p>

“正是因为白银没进入消费领域,所以没有引发通货膨胀,也就是‘银贱’,反倒会出现‘银贵’的怪事。”</p>

云逍一番耐心解释……对于女人,云真人一直都是很有耐心的。</p>

张嫣明白了过来,接着又问:“那为何会出现银荒?”</p>

“大明的白银,自产的极少,主要来自于西方与东洋。”</p>

“就在此时,泰西诸国正在爆发大战(三十年战争),对白银需求量激增,并且由于战争,无暇顾及与大明的贸易。”</p>

“东洋的德川幕府,此时也开始闭关锁国。”</p>

“再加上西夷舰队封锁马六甲海峡等原因,白银流入大明的数量将越来越少。”</p>

“银荒危机,此时已经开始了。”</p>

云逍知道这段历史。</p>

自万历末年开始,西班牙等国就开始采取措施遏制白银外流。</p>

以前一年之内,至少有六十多艘货船,运送白银到大明。</p>

但是到了崇祯元年,却骤减到六到七艘船,缩减了十倍之多。</p>

欧洲因为宗教改革引发的‘三十年战争’,此时已经爆发。</p>

再过两年,西班牙颁布了紧急限制贸易的征税令。</p>

四年后,小日子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流往大明的白银也断了。</p>

又是一年后,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印度果阿港与澳门的贸易线也被切断。</p>

流入大明的白银总量,此时已经开始急剧下降。</p>

加上国人有窖藏钱币的习惯,大明的权贵、富豪人家,大量窖藏白银。</p>

这就进一步加剧银荒。</p>

这就意味着,曾经拯救过大明的白银,此时成了大明的致命毒药。</p>

也就是还没到毒发身亡的地步。</p>

说到这里,云逍一阵感慨。</p>

不得不说,大明王朝实在是太他娘的倒霉了。</p>

碰到小冰河,天灾不断,粮食减产。</p>

再加上党争、土地兼并等人祸。</p>

因为西方世界的大战,和小日子的锁国,引发了钱荒,造成货币危机。</p>

倒霉事都碰一块儿了,哪有不亡国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