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廷议?这是逼宫夺权!(1 / 2)

凡事都廷议,那该多好啊!</p>

大臣们凑到一块儿分果果,你好我好大家好。</p>

至于皇帝,只需要当印戳子就行了。</p>

朝廷推行的那么多新政,不,危害百官、士绅和读书人利益的乱政。</p>

若是交由廷议,又怎么可能得以顺利推行?</p>

某个权势熏天的道士,也就不至于那么肆意妄为,仗着圣眷,与天下为敌了。</p>

等文官重新掌控朝堂,那还不是想搞死谁,就搞死谁?</p>

那个祸国殃民的道士,到时候也得夹着尾巴做人!</p>

成阁老高明啊!</p>

一下子把所有文官,全都集中到他的大旗之下。</p>

并且师出有名,有理有据,旁征博引,让人无法辩驳。</p>

皇帝陛下不是要做明君,要远迈汉唐吗?</p>

那就学学人家唐太宗,纳谏如流,被大臣指着鼻子骂,也得笑脸相迎。</p>

更为高明的事,成基命此时挺身而出,会为他带来巨大的声望。</p>

为百官请命,这样的阁臣,怎能不受百官拥戴?</p>

他不当首辅,谁来当首辅?</p>

难道还继续让温体仁这个唯唯诺诺的马屁精,继续尸位素餐?</p>

皇帝迫于官员集团的压力,多半是会撤掉温体仁,以成基命代之。</p>

当然了。</p>

魏征也不是那么好当的。</p>

犯颜直谏,激怒天子,肯定是有风险的。</p>

被罢官,甚至是杀头,都是有可能的。</p>

可那也是血赚啊!</p>

成基命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p>

为了维护大臣们的利益,被罢官杀头,那可就真的是名流千古了。</p>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名声比什么都看得重要。</p>

并且名声,是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即使自己享受不到,子孙后代却是可以受益。</p>

成基命横竖都是大赚。</p>

高明,实在是高明!</p>

“臣附议!”</p>

“臣附议!”</p>

“臣亦附议!”</p>

……</p>

百官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出声附议。</p>

崇祯俯视殿前跪满的群臣,脸色阴沉,眸子里一片冰冷。</p>

当年神宗皇帝与文官们的‘国本之争’,想必就是这般情形了吧。</p>

也难怪神宗皇帝破罐子破摔,索性数十年不上朝。</p>

廷议,的确是祖制。</p>

大明廷议的内容有很多。</p>

储君事宜,祭天、祭祀宗庙、典礼等事宜。</p>

藩王公侯的利益和爵位的封赏、罢黜事宜,重要官职的任免事宜。</p>

以及税收、财政、民生救济以及军政事宜。</p>

全都交由廷议决定。</p>

大臣们各抒己见,群策群力。</p>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p>

事实上,后来的廷议,完全沦为官员们为自己争夺利益,相互倾轧博弈、架空皇权的战场。</p>

成基命此时提出一切国政交由廷议,完全就是赤裸裸的逼宫!</p>

“满口的江山社稷,心里装的,却全都是自己的利益,呵!”</p>

崇祯一声嗤笑,冷漠的开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