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轻取宛城,把贾诩拿捏得死死的(1 / 2)

宛城府衙中,张绣一脸为难之色。</p>

在他下首,坐着一名中年文士,貌伟而庄,眉宇之间微皱,显得颇具霸气。</p>

此时他双目微阖,淡淡说道:“将军不想见,斩了便是,何必为难。”</p>

张绣苦笑一声,说道:“文和先生不知,刘备派来送信的人,是我同门师弟。”</p>

贾诩双目微睁,略带惊讶道:“刘备麾下,竟然有将军师弟,那便见一见,又有何妨?”</p>

张绣又有些迟疑,随后不解道:“可是先生,你不是说,咱们最好的归宿,是曹操吗?”</p>

“万一师弟苦劝,到时候我不太好拒绝呀,这如何是好?”</p>

贾诩轻轻抚摸了一下胡须,淡定说道:“将军放心,最后那恶人,诩来做便是。”</p>

张绣闻言大喜,连忙起身往外迎去。</p>

看着张绣急匆匆的背影,贾诩若有所思,“刘备这送信使者,是无意的,还是刻意的呢?”</p>

不多时。</p>

张绣挽着一名青年走上堂来,边走两人边笑,显得十分高兴,这青年,正是赵云。</p>

“来人,备宴,我要好好款待一下师弟!”</p>

刚刚落座,张绣便唤人安排酒宴,以宛城如今的情况,可见他内心的确喜不自胜。</p>

下人正要去安排,却被赵云拦下。</p>

“师兄等一下,我如今代表主公出使,还是先办正事要紧。”</p>

“至于这酒,以后你我兄弟,什么时候不能喝?”</p>

这句话说得巧妙,张绣险些应下,还好贾诩及时咳嗽,才让张绣已经到嘴边的话,又给生生咽了回去。</p>

“呵呵,这位将军如何称呼?”贾诩抢先问道。</p>

赵云拱手道:“常山赵云,字子龙,敢问先生是?”</p>

“姑臧贾诩,刘皇叔的信,可否借吾一观?”</p>

赵云一怔,同时心头一惊,没想到军师这也料中,当真有个名叫贾诩的人。</p>

接着他看向张绣,只见张绣点了点头,并无一丝不悦。</p>

赵云心中了然,难怪军师会给他留下锦囊,看来自家这位师兄十分尊重这贾诩的意见,而这贾诩也明显有刁难之意。</p>

于是赵云一边拿出信,一边拆开了锦囊。</p>

锦囊里面赫然又是一封信,上面写着三个字,“给贾诩”。</p>

紧接着,连带刘备那一封,一共两封信,赵云都递到了贾诩的手中,倒是让贾诩有些错愕,没想明白为何会有两封信。</p>

随着贾诩收信,厅上氛围略微有了一丝凝重。</p>

贾诩先看了刘备那封,很常规的劝降信。</p>

无非是先赞扬了一番张绣,没有与李傕郭汜同流合污,未在长安多造杀孽,以及到了宛城后,也能善待百姓的德行。</p>

之后便是邀请张绣一起匡扶汉室,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朗朗乾坤。</p>

辞藻虽不华丽,但满是真情实感,即便是贾诩看后,也不得不赞叹一声刘备的仁义。</p>

稳了稳心神,又看向第二封信。</p>

南阳张明请教文和先生,可是想要投降曹操?</p>

若是,我有三问。</p>

一问先生,献计李傕反攻长安,乱大汉之始,虽为自保,但长安官员如今皆在许都,先生一家如何自处?</p>

二问先生,曹操子侄,爱将皆丧于宛城,就算曹操不追究,试问先生让张将军如何立足?</p>

三问先生,如今我家主公刚刚打败曹操,三万大军兵临城下,先生可有信心死战?</p>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生睿智,当有所决断。</p>

之前先生是没得选,如今我家主公来了,先生何不再斟酌一下,谁才是能够让先生和张将军发挥才干的明主!</p>

信到此为止,贾诩却双目圆睁,连呼吸都粗重了许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