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江夏留给黄祖,让他拉仇恨(1 / 2)

刘备还在震惊当中,张明拱手称贺。</p>

“恭喜主公,如此一来,荆南四郡指日可定。”</p>

“届时荆州七郡,只余江夏郡,其余六郡尽归主公,主公基业将成!”</p>

听了张明的话,刘备才从震惊中稍微平复。</p>

但是对于张明预测了张羡的死亡,还是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连即将成就基业的兴奋都被冲淡了许多,忍不住问道:</p>

“知汉,备纯属好奇,有关张羡将死之事,你是如何猜到的?”</p>

看老刘那疑神疑鬼的模样,张明担心,他再不给个合理解释的话,老刘恐怕都要将他敬成神明了。</p>

微微一笑,轻描淡写道:“主公莫非忘了,当初我曾带神医张仲景南下长沙,为汉升稚子治病。”</p>

“当时张羡听闻神医之名,也曾请到府上求诊。”</p>

“后来我和仲景公闲聊,谈论到一些病例的时候,偶然听到他感慨,才知晓张羡病入膏肓,仲景公断定他熬不过今年夏天。”</p>

“只不过这事情,他只对我说过,连张羡自己都不知道罢了。”</p>

听了张明的解释,刘备恍然大悟。</p>

不过又有些惊讶,张明和张仲景的关系,似乎不一般呀。</p>

连病人的病情这种隐私问题,张仲景竟然都给张明讲了,虽说可能是无意间讲出来的,但也能看出面对张明时,张仲景是不设防的。</p>

联想到两人姓氏,刘备自然而然认定张仲景是张明的亲近长辈,因此便没有多问了。</p>

他哪里知道,当初张明是靠着一些疑难病例,引起的张仲景注意。</p>

虽然张明本身不通医术,但是他看过的书多,仅仅是《本草纲目》上,他记得的一些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就足以让张仲景高看他一眼。</p>

也因此,张仲景视张明为忘年之交,才会经常和他一起讨论病例。</p>

对于神医张仲景之名,刘备自然也十分熟悉。</p>

毕竟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要是此时能够遇到神医相助,岂不事半功倍?</p>

对张仲景,刘备也很感兴趣,于是尝试问道:“知汉和仲景公关系尚佳,不知能否请到仲景公来襄阳?”</p>

张明倒是没有想到,刘备想邀请张仲景出仕。</p>

但他知道张仲景对仕途并不热衷,不过这个时代医者地位极低,若有能够提升医者地位的方法,他也乐见其成。</p>

本来在他的设想当中,原来是打算循序渐进的,现在既然刘备刚好提起,他也就顺便提一嘴也无妨。</p>

沉吟片刻,张明说道:“敢问主公,是想任仲景公何职?”</p>

事实上,刘备只是想请张仲景来,以防万一什么的,倒没有想让对方出仕的意思。</p>

由此可见,医者的确不受士族重视。</p>

张明这么一问,倒把他给问住了,说只是想邀请来府上常住,显得很不给张明面子,毕竟老刘以为张仲景是张明亲戚。</p>

可要是给个一官半职,又怕下面人有意见。</p>

毕竟医者为官,很受人诟病。</p>

但老刘不愧是老刘,球技一流,他只是略一思索,便直接问道:“知汉以为,仲景公任何职适合?”</p>

张明瞬间了然,笑道:“术业有专攻,仲景公于医术上有出色的才能,如果任他其他官职,那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他。”</p>

“如果主公真心邀请仲景公出仕,恐怕需要成立专门的医者官署,任命仲景公为主官。”</p>

“这专门的医者官署,不仅可以负责平日里为主公麾下治疗,还可以负责战时治疗伤兵,甚至能够培养更多医者,为百姓也提供更好的问诊环境。”</p>

“主公以为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