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在最叛逆的年纪遇到张明(1 / 2)

果然,荀攸闻言微微点头,解释说道:“二公子天生神力,武艺出众,假以时日,必是大将之才。”</p>

“因此,派二公子去,才能令张明相信主公的诚意。”</p>

曹操暗暗点头,说得倒是不错。</p>

“还有吗?”</p>

“若仅仅只是为了诚意,派老三去,不也一样?</p>

显然,曹操对这个回答,还不满意。</p>

荀攸颔首道:“除此之外,正因为二公子勇武,我才认为二公子是最佳人选。”</p>

“二公子虽然年幼,但性格刚毅果断。”</p>

“年幼,可使张明放松警惕。”</p>

“刚毅果断,可让二公子令行禁止!”</p>

“等奉孝病愈之后,以奉孝之谋,配合校事府暗卫之勇,再辅以二公子的武艺。”</p>

“想必,奉孝必能将二公子也一并带回,主公以为如何?”</p>

曹操眉头舒展,恍然大悟。</p>

“哈哈哈哈!”</p>

曹操大笑道:“公达思虑深远,面面俱到,此计可行!”</p>

“就依公达所言。”</p>

“这一次,我要亲自为老二挑选校事府的精锐,扮作他的随身护卫前去襄阳。”</p>

“真想看一看到时候奉孝和老二都回到许都,知汉得知真相后的嘴脸,想必会很有趣吧?”</p>

“哈哈哈哈......”</p>

质子一事,就此敲定。</p>

曹操花了整整三天,为曹彰挑选了五十名校事府精锐,扮作曹彰的亲卫,随其一同前往襄阳。</p>

等到了襄阳,他们就会成为郭嘉手中最锋利的利刃。</p>

半个月后。</p>

曹彰一行人抵达襄阳,提前得到了消息的张明,第一时间带着曹婉,以及随从护卫,早早抵达了北门外,静静等候。</p>

和张明的淡定从容不同,曹婉很是激动。</p>

毕竟来的人,是她二弟,是她的血亲。</p>

对于曹彰,张明当然知道。</p>

这是曹氏第一猛将,因胡须是黄色的,被曹操称为黄须儿。</p>

年少时就能徒手搏虎,开三石强弓。</p>

最崇拜的人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因此常对人说:“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纵横天下,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p>

成年后更是屡立战功,尤其是他先败代郡乌桓,又收服北方鲜卑,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就解除了曹魏北方胡患,的确是大将之才。</p>

对曹彰,前世的张明也颇为喜爱。</p>

万万没想到,这一次曹操竟然将曹彰给派来了,现在的曹彰,还不过十三岁,正是最叛逆,价值观刚刚开始构建的时间段。</p>

因此张明已经在心里谋划,既然来了,那就永远都别走了!</p>

想到这里,张明侧身问向身旁的曹婉,“婉儿,你和你这二弟,以前关系如何?”</p>

曹婉俏皮地笑了笑:“夫君,虽然我和二弟非一母所出,但这几个弟弟之中,跟我关系最好的,并非前次送亲的大弟子桓,反倒是二弟子文。”</p>

“哦?”</p>

张明微微有些诧异,没有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忍不住问道:“婉儿可愿仔细说说?”</p>

曹婉轻点螓首,露出一抹追忆之色。</p>

“子桓自幼沉稳,不需他人担心;子建喜欢诗文,好读书,十分安静;子威体弱多病,很少与我往来。”</p>

“唯有子文,从小好动,性子又急,常常惹祸。”</p>

“每次惹祸,必来寻我庇护,父亲也奈何不了。”</p>

“不过若真是子文的错,我亦会代替父亲惩罚,罚他抄书,比打他十棍都管用。”</p>

“因此子文对我,甚至比对父亲还要畏惧,但也比其他弟妹,与我关系最为亲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