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 / 2)

文士见拉住他的人,是自己的好友,并且还以眼神示意,便不再多说。</p>

最终,又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p>

退朝后,文士随那个矮个子一道,寻了一处酒肆,找了一间雅室。</p>

“子乔,朝堂之上,为何拉我?”</p>

文士灌了杯酒,仍然有些不忿。</p>

被文士称为子乔的,正是成都人张松,张家在益州颇有威势,张松本人更任益州别驾。</p>

但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羁。</p>

刘璋称帝后,反而没有更进一步,因此有些怀恨在心。</p>

见好友询问,张松笑道:“孝直想说什么,我清楚得很。”</p>

“不过是想说,刘备西征在即,合肥方面的调动,不过障眼法而已。”</p>

“可是?”</p>

法正闻言一愣,怒气稍歇,不解道:“子乔知我,既然如此,为何拉我?”</p>

他气的,就是这件事。</p>

明明大敌当前,偏偏没有人谈论,为了一个能够捞钱的位置,争得你死我活。</p>

张松摇了摇头,又笑道:“孝直啊孝直,不是没有讨论啊,是已经达成共识了。”</p>

“你道他们会不知道刘备的真实用意?”</p>

“他们不是不知,而是觉得知道了也没用,反正益州天险,难以攻取。”</p>

“既然如此,又何必浪费功夫讨论?”</p>

“相反!”</p>

“说刘备的目标是寿春,不仅能安定百姓,连陛下也喜欢听。”</p>

“陛下爱听,高兴了,不趁机要个一官半职,岂不可惜?”</p>

这还没完,紧接着张松还补充了一句:“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刘备若是伐蜀,他们不就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取权利了吗?”</p>

听到这里,法正大袖一挥,有些看不惯:“但如此做派,分明饮鸩止渴。”</p>

“若不能真正进言利弊,只是同流合污而已。”</p>

张松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哈哈一笑说道:“同流合污?孝直啊孝直,在众人眼里,你法孝直就是东州系,我张子乔就是益州系。”</p>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p>

“除非……”</p>

“除非?”法正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p>

张松笑了笑,饮尽杯中酒,目光幽幽。</p>

“孝直我问你,你觉得,益州以一州之力,能挡住刘备的征伐吗?”</p>

还真就是挡不住。</p>

法正心里面也明白,现在刘备在荆州扬州,是得到大量士族支持的,不仅兵强马壮,水军强横,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神算鬼谋,从出世至今未尝一败的谋主张明张知汉!</p>

法正虽然也自诩谋略出众,但和张明比,他也是心服口服。</p>

因为他闲来无事时,曾复盘过一些张明用计的场景。</p>

他发现,换做是他,也一样会中计,绝无幸免的可能。</p>

更不要说,现在的益州,党争越来越严重,不管你想不想,只要你有出身,就自然而然被划入一党。</p>

比如他自己,不过出身扶风,就自动被划到了东州党,根本没有人问他想不想和这些人同流合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