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洞中洞!(2 / 2)

周教授顺着翰明的手指望去,只见几十米外,一只仿佛从时间长河中跃出的圆鼎,矗立在前方地上!那庄严而神圣的气息,古朴苍茫的震撼,让人神魂震动!</p>

周教授颤抖的声音缓缓响起,瞪大了眼珠子看着那大鼎,“九,九州鼎!神州九鼎!苍天有眼啊,让我没有白活一世,我找到了九州鼎啊!哈哈,我找到了九州鼎!”</p>

说完,周教授像是疯了一般跑向大鼎,地上坑坑洼洼也不管了,摔倒两次,手脚擦破皮,鲜血滴落也不管,眼中只有九州鼎!</p>

萧永和战士大吃一惊,赶紧跟在他身后,生怕生什么意外。对他们来说,什么九州鼎都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刺激!</p>

“小心,教授!”,萧永只能尽量跟在他身边保护。</p>

几十米的距离,周教授只用了二十几秒就跑到了,完全不像是一位六十多的老者!</p>

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大鼎的表面,周教授神情激动,嘴中喃喃自语:“真的是九州鼎!而且还是最古老的!苍天有眼啊,我总算找到夏朝之前的古物了!呜呜,老师,你可以瞑目了!”</p>

“老师!”</p>

“教授!”,萧永和翰明扶住情不自禁的周教授,心中一片恻然。</p>

好一会周教授才逐渐平静下来,看着大家关心的望着自己,心情逐渐平静,兴奋中带着冷肃的声音在洞厅内响起,旁边十几个宝箱,完全没放在他眼中:“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当时掘出不少的古墓文物,其中就有先秦的,西汉的。其中我的老师也参与了一个先秦古墓的掘。”</p>

说完,周老师又开始绕着大鼎转动,手中的矿灯照在厚重古朴的大鼎合金上,有种煌煌大气透体而来!</p>

“当时古墓内出土了一部分极其罕见的周朝玉简。这可是玉简,即使在帝葬内也十分罕见的。经过我老师几年的辛苦研究,查找资料和对比,现那是记载夏朝的礼仪法制信息!这一现可了不得,当年多少专家教授欢欣鼓舞,盖因我们所提出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国外不承认。因为埃及还有金字塔为证,印度有神庙为证,巴比伦也有古迹为证,只有我们华夏,对于夏朝的资料少之又少!”</p>

“后来我的老师联合当时掘古墓的专家一起把这儿现报送国家,当时的周大管家还特意来贺电,给他们写了一幅字!这可是了不起的荣耀。”</p>

“既然确定夏朝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我的老师把玉简上的字,逐个逐个翻译出来。其中有两块玉简提及了大禹九鼎!”</p>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禹九鼎是存在的,而且还是夏朝的镇国之宝。夏亡商继,九鼎也被他们继承。这在考古掘商朝的零碎竹简、玉简上可以看到只言片语。到了周朝,所能见到的信息就更多了。可惜周灭之后,九鼎虽然说被秦所继承,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到底是不是被始皇帝拿来铸了金人也不知道。”</p>

说到这儿,周教授看着面前的大鼎,眼中冒出精光:“现在可以证实了!当年别国都是诬陷始皇帝,真正的九鼎还好好的,这就是其中之一!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判断吗?直觉和经验!”</p>

“你们来看,这个大鼎完全是合金所铸,金银铜铁锡,甚至还有某种陨石的成分!到这儿我们就能和九鼎的传说印证。当年大禹征集九州之金以铸九鼎镇压我九州龙脉!”</p>

“既然是征集九州之金,那么肯定是什么金属都会被供奉上去。包括罕见的陨石和铁矿石,金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