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密度(2 / 2)

观测者进化路线的个体生命里,确实容易出现疯子。</p>

不过在观测者个体生命眼里,猎杀者进化路线的个体生命们都是疯子。</p>

张驰觉得自己不是疯子,毕竟负负得正。</p>

“既然是关于粒子密度的,那么我也可以从密度方面着手。我那点浅显的希格斯玻色子理解对于这方面来说了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不如直接以这里的中子牢笼为观测目标研究中子,这才是最为简便的方式。而且我还有着星王级文明对于中子的研究,这能让我更快的分析出脱离这里的方法。”</p>

张驰摩挲着手中的中子堆,这东西虽小却无比沉重,同时又非常的坚固。</p>

其中的中子非常密集,如果迪在粒子密度上继续深入挖掘的话,这位巅峰星团很可能在进入星帝级之后能够创造黑洞。</p>

虽说星帝级可以吞噬黑洞来补充能量,但如果是一个星系的中央黑洞这等级别的,也只能敬而远之。</p>

“密度一途的终极物质真的就只是黑洞么?”张驰疑惑的自问。</p>

从种种数据上看来,在如今,黑洞确实是在宇宙中密度最大的物体。</p>

“如果改变物体某一处的密度,是否会对该物体造成什么不可逆转的变化?”带着疑问,张驰从这中子牢笼中回到了小宇宙里。</p>

虽然中子牢笼关住了张驰,但迪并没有在其中增加其他手段,这完全就只是一个关住张驰的牢笼罢了。</p>

如果想要增加一个物体的密度,对张驰来说是非常简单的。</p>

就比如一片汪洋大海,张驰可以使用空间表现形式轻易的将这大海从数十万立方公里压缩成几千立方公里甚至是几百立方公里。</p>

但是到达这种程度之后的水分子早就已经成为另一种大密度物质了。</p>

如果再加强压缩力量,估计最后又是一个密度更大物质。</p>

然而张驰最多只能将这水分子压缩至几立方公里,再往大密度压缩去,张驰就没有丝毫的办法了。</p>

而且将一个物体从十的十一次方千克每立方厘米压缩到十的十二次方千克每立方厘米与张驰现在所做的压缩水分子是两码子事。</p>

当然如果张驰可以将这些水分子压缩到微米以下,那就是相提并论的事了。</p>

将这团实验废料丢弃进恒星,张驰开始翻阅圣文明以及拉贝文明的资料。</p>

虽然科技文明是以对空间技术研究程度来划分的,但是单独的空间技术并不能支撑一整个文明的进步。</p>

所以其中对于中子的研究,也是让张驰收获颇丰。</p>

(https://www.yqwxw.cc/html/116/116597/443360623.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