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越来越大(1 / 2)

传媒巨舰 天真的竖瞳 1289 字 1个月前

两个人一边钓鱼,一边聊天,宁语薇则坐在旁边安静地听着,鱼饵被吃光了都毫无察觉。</p>

这么过了一会,马丁·戴维斯才主动问道:“保罗,据我所知,目前家用游戏市场并不景气,你为什么想要收购世嘉?”</p>

保罗却道:“如今美国的家用游戏机和软件开发市场的确是不景气,不过这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那些公司的短视让市场受到了重创,可如果能够有优秀的内容,市场还是会重新复苏的。”</p>

之前北美实际上也是有自己的游戏主机和软件开发公司的,最出名的就是原本华纳兄弟旗下的雅达利。</p>

1977年,雅达利推出的雅达利2600游戏主机迅速风靡美国,最巅峰时期甚至达到每三个美国家庭就有一台雅达利游戏机的普及程度。</p>

然而,雅达利2600获得成功后,华纳开始疯狂地从这款游戏平台上榨取利润,毫无节制地放任良莠不齐的游戏厂商一拥而上开发大量劣质游戏。</p>

无数劣质游戏充斥市场持续消耗着用户的耐心,最终在1982年,华纳用6个星期草草开发完成的《外星人ET》电子游戏成为引发一场大崩溃的导火索。</p>

持续被各种劣质游戏摧残的用户原本以为《外星人ET》的名气加上华纳官方品牌制作的游戏肯定有质量保证。</p>

结果《外星人ET》的质量却低到让人发指,甚至出现很多最次等游戏都不会出现的低级BUG。</p>

于是,华纳为《外星人ET》准备的400万份卡带只卖出了150万份,其余全部被送到了垃圾场直接销毁。</p>

但最严重的是在这次事件之后,用户彻底抛弃了雅达利。</p>

雅达利游戏主机和软件的销量在随后几年呈现断崖式下跌,80年代初超过30亿美元的家用游戏市场规模,在1985年最冷清时期,甚至缩水到了1亿美元。</p>

一些分析师认为,北美电子游戏市场至少需要20年才能恢复元气。</p>

但是吸取了雅达利大崩溃教训的任天堂,通过权利金制度等一系列严格控制游戏品质的限制措施逐渐填补了雅达利崩溃后留下的北美市场空缺。</p>

就在今年,任天堂就已经计划着进入北美市场。</p>

而世嘉原本是美国的游戏公司,上一世正是因为美国的市场不景气,才让岛国那边的分部负责人,联系岛国当地的财团将世嘉反收购,成为了岛国知名的家用游戏厂商。</p>

不过这一世,世嘉的情况显然和上一世出现了不同,保罗也是调查过世嘉的情况才知道的。</p>

思索了一下,马丁开口道:“不确定性太高,风险太大。”</p>

“不去尝试一下,怎么知道是否能够成功。”保罗语气淡淡的说道:“而且除了家用游戏机,我对于PC端的游戏也很感兴趣,将来世嘉如果发展的不错,同样也会朝这方面努力。”</p>

“PC端?果然你对于硅谷很感兴趣,一开始投资思科公司,去年又入股了微软公司,如今还想要做PC端的游戏。”</p>

对于马丁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投资,保罗并不意外,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人就能够知道自己热衷于投资高科技公司,甚至还有不少硅谷公司的创始人,主动地上门找保罗拉投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