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不作置喙(2 / 2)

马车只能行驶到山头下,幸而那些人住的山坡也不高,只是很隐蔽,但王先生走了一半就气喘吁吁,于是青詹背着他继续走。

到了山坡上,只见上面简单的搭在几个茅草屋,看起来简单的如同牲口棚,竹架上的还搭着几件灰扑扑

像是刚洗过的衣裳,不远处十几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孩童在那玩耍,一看到生人立马就不玩了,纷纷往茅屋里跑,边跑边喊:“娘,有人来了!”

不一会儿,就见孩童们都躲在屋里,又出来七八个妇人,她们眼神好奇的望着宁衡他们三人,直到看到后面跟着的那个妇人以及那五个男人,她们才松了一口气,纷纷围上去,待看到那五个男人鼻青脸肿的模样,她们都着急了,连连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没事,下山时不小心碰到了,这三位是路过的客人,他们想上来讨口水喝。”其中男人笑着道。

“几位进里面坐,我给你们倒水。”

有个妇人热情的招呼他们,还有妇人在问今日的竹筐卖的怎么样,那铺子里还收不收了,那个男人听到那话只是含含糊糊的应声。

而这边喝水的王先生已经和其中一个孩童聊上天:“你住在这里多久了?”

“好久了,我娘说我们很快就要回家了,到时候我爹也能回来找我们。”

“你爹去哪里了?”他继续问。

“我爹,我爹他去打仗了……他已经离开三年了,我不记得……他的模样,我娘说他是一个英雄,我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去当兵打仗,拿大枪骑马……”

“三年……”王先生微微一怔。

“我们为你们腾出一个屋子,你们今晚就住在这里吧,明日在赶路。”

有个男人过来朝他们说,完了又搓着手

低声哀求道:

“他们都不知情,求你们不要告诉他们实情。”

“那些孩子是怎么回事?”宁衡出声问。

他也看出来,其中有几个是这几个人的孩子,还有几个都是母子或者母女,都没有父亲。

“他们都是些可怜的孩子……我们都是同一个村里,他们的爹三年前因为缴不够征税,都被征去从军,再没回来……去年天荒,村里又没吃的,我们就一起逃了出来,可没有食物,我们也走不了太远,只能落脚在此,我们几个靠……偶尔也能有收获,就这样一直撑到现在……”

宁衡沉默了,三年没有消息,那从军的人怕是……

他抬头望向外面那几个正在嬉闹的孩童,心下微沉。

夕阳快要没下时,之前在路边上抱着孩子的那个妇人端来三碗清的照影的粟米粥给他们,她有些尴尬道:

“这是最后一把粟米熬成的粥,几位不要嫌弃。”

宁衡想了一下,还是从自己的怀里掏出所有的银子,自己只留了一小块,剩下的那些都递给了她:

“现在正值初春,你们拿着这些银子回村里,买些种子和粮食,不要再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了。”

“多谢公子,公子真是个好人……”妇人抹了一把眼泪,连连鞠躬道谢。

等她出去后,青詹摇摇头:“这样可怜的人到处都是,你能帮的过来吗?”

王先生倒是不嫌弃的端起碗吸溜的喝起来那如清水一样的米汤,对

宁衡的行为不作置喙。